《反詐系列-深度報導 3》她不是笨,她是走進被設計好的「信任局」

2025-08-30 / 專題報導
瀏覽人次:1405

記者徐庭揚/花蓮報導

對65歲的阿梅(化名)來說,退休生活應該是寧靜而愜意的。然而,一通電話,徹底打破了她的平靜,也清空了她的積蓄。

 

一通電話,讓她陷入恐慌

阿梅是個剛從公家機關退休的婦人,平時喜歡在花蓮市區散步、買菜、和鄰居聊天。某天上午,她接到一通陌生來電,對方語氣低沉且急促地說:「我們是花蓮地檢署,妳的帳戶涉及洗錢,請配合調查。」

阿梅愣住了。對方說得有模有樣,甚至準確報出她的身分證字號和銀行名稱,讓她心頭一驚。她開始慌了,完全沒有意識到,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「信任局」。

 

以為在完成「國家任務」,卻是轉帳給詐團

對方要求她下載一款「監管App」,並將所有資金轉入所謂的「安全帳戶」以供調查。阿梅照做了,她跑遍了郵局、銀行、農會,將新台幣38萬元畢生積蓄,一筆一筆轉給詐騙集團。

在電話中,她甚至像是在完成一項「國家任務」般,向對方報告每筆匯款的進度。直到隔天,她向女兒提起這件事,女兒驚覺不對勁,立刻陪她到派出所報警,這才發現,她深信不疑的「公務員」與「安全帳戶」,全都是詐騙集團的謊言。

 

當信任瓦解,她說:「我不是笨,是太相信政府了」

在派出所,阿梅忍不住落淚。她說:「我不是笨,是太相信政府了。」自從被騙後,她不敢再接陌生電話,也不敢獨自去銀行,因為她的信任感,已經被徹底摧毀。

警方指出,假公務員詐騙的受害者以年長者居多。詐騙集團利用長者對公權力的敬畏與信任,透過「資金異常」、「帳戶涉案」等話術來製造恐慌,誘導受害者配合轉帳。他們的話術通常充滿脅迫性,例如:「妳的帳戶涉及刑案,若不配合將遭凍結」、「我們全程錄音,請勿洩漏調查內容」、「這是保密程序,連家人都不能說」。

這起事件再次證明,詐騙手法不僅僅是為了騙取金錢,更是為了操縱人性。對年長者而言,「識詐」不只是保護財產,更是保護他們最單純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