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14死17失聯 持續紅色警戒

2025-09-24 / 生活社團
瀏覽人次:300

記者徐庭揚/花蓮報導

 

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(23)日溢流釀災,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,截至今(24)日下午六時,花蓮地區共釀14人死亡,皆於光復住家一樓尋獲,後續將儘速完成相驗。另外因多數為已取得聯繫或確認身分,失聯人數也下降至17人,其中2名為大進國小學童,另有18人分別受到輕重傷。(圖片/消防局提供)

中央已針對花蓮光復鄉等地持續發布紅色土石流警戒,提醒民眾提高警覺。水利署長林元鵬指出,此次災情主因為溢流流量超過預期4倍,且夾雜大量砂石,衝擊力遠高於純水流,導致多處堤防破損。(圖片/民眾提供)

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昨清晨以無人機空拍勘查堰塞湖,畫面顯示溢流口壩頂已遭水流下切80公尺,蓄水量已縮減至3千1百萬噸,約為原先的百分之二十五,仍維持紅色警戒,後續將依最新狀況重新研擬防災警戒機制。(圖片/林業署提供)


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晚指示成立前進協調所,今早親赴花蓮視察馬太鞍溪橋、台鐵光復站等災損地點,並聽取堰塞湖災害說明與後續處置計畫,了解行動基地台進駐情形,強調中央將全力支援地方救災與重建。(圖片/行政院提供)

卓院長表示,政府在7月底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潛藏危險後,便想盡各種辦法解決,包括透過爆破、引流、吊至壩頂空降挖掘等,但考量堰塞湖周邊土質狀況,人車均不易通行到達,只能俟汛期過後再予以處理。

卓院長強調,此次大規模撤離則希望民眾在生活上獲得更好的協助,包括:衛生福利部石崇良部長已積極調度各種緊急或慢性病藥品,確保藥品供應無虞;針對重要民生物資的補給供應,也請經濟部協助;另考量收容安置中心民眾打地鋪的不便,他也請經濟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協助,設法尋找更安全舒適的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