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環保輔具送抵光復 關懷災後長者需求
2025-11-08 / 醫療慈善
瀏覽人次:648
記者徐庭揚/花蓮報導
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堰塞湖災情影響,社區生活與長照機構運作受到衝擊。慈濟環保輔具志工團隊自10月起陸續送出多批輔具與器材,協助光復長照中心暫時安置於壽豐鄉的47位長者,補足撤離過程中遺失或損壞的照護設備。志工日前再度送來抽痰機、噴霧機、製氧機等器材,現場長者感動不已,80多歲的林奶奶輕聲道謝:「謝謝你們來,謝謝你們的愛護。」
光復長照中心主任許玉華回憶,9月22日接獲花蓮縣府社會處通知撤離,當時風雨已起,社會處與花蓮縣長期照護發展協會協調復康巴士與民間救護車,將長者安全送往壽豐吉豐老人養護所。她表示,許多長者臥床或需氧氣維持,撤離時有大量器具來不及帶走,災後毀損或在搬運中受損,重建工作至今仍在進行,期盼年底前能搬回原址。
「雖然這裡的機構很不錯,但光復長照中心是長輩的家。」許玉華說,有長者天天問她何時能回去,所幸情緒穩定,也感謝各界物資捐贈與照護支持。80多歲的陳奶奶則表示,自己在光復出生,從未遇過堰塞湖溢流災情,這次撤離雖已逐漸適應新環境,但仍盼早日回到熟悉的機構生活。
慈濟志工團隊自10月13日、16日及11月5日三度送來輔具,包括電動移位機、抽痰機、製氧機、氣墊床、洗澡躺椅、消毒鍋、高背輪椅、電動輪椅及各式餐桌與座墊等。11月5日清晨,6位志工自雙北出發,送達後與長者互動並呈現手語歌,傳遞溫暖與關懷。
志工黃朝昌表示,這是他第三次從台北送輔具到花蓮,看到災後許多人的家電與醫材受損,令人不捨。他說,慈濟把可利用的資源用來幫助人,他們需要的,我們盡量都滿足。這批輔具來自各地集結,也凝聚了許多年輕人的愛心與行動力。
慈濟表示,災後的陪伴不只是物資支援,更是讓長者感受到社會的溫度與尊重。輔具送達的不只是器材,更是一份「我們沒有忘記你」的承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