芥菜種會技藝成果展登場 見證災後家庭以工「帶振」走向自立
2025-11-01 / 醫療慈善
瀏覽人次:1036
記者徐庭揚/花蓮報導
基督教芥菜種會昨(31)日上午於花蓮習藝所舉辦「手心的光」技藝班成果展,展出來自花蓮、台東、高雄、台中等地習藝據點的縫紉、編織與植物染作品,呈現學員透過技藝培訓與就業輔導,逐步走出困境、重建生活的歷程。展覽主題「手心的光」象徵每一雙努力生活的手,都能發出照亮家庭的光。

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表示,光復地區在泥流洪災後,許多家庭生計受創,芥菜種會社工深入災區逐戶探訪,發現災後不僅需要物資援助,更需要穩定的工作機會與生活支持。芥菜種會透過「以工帶振」行動,結合職能培訓、就業輔導與供需平台,協助災民重建生計、邁向自立。
成果展開幕式中,多位學員分享自身經歷。32歲的越南籍媽媽黎思惠,育有兩名幼兒,其中一人需長期復健照護。她去年在台東關山習藝所學習縫紉與編織,透過芥菜種會平台銷售作品,逐步創造收入。「能一邊照顧孩子、一邊靠自己的手賺錢,我覺得重新有力量。」她說。
另一位受災居民王陳瑪麗亞,今年72歲,18歲時曾於花蓮習藝所學藝,畢業後返鄉開設工作坊,製作原住民服飾並教學維生。此次洪災讓她的家園與五台縫紉機全毀,珍藏作品也遭泥水掩埋。芥菜種會除協助修繕家園,也計畫結合她的縫紉專長,推動在地「以工帶振」行動,讓經驗成為災後重建的資源。

展覽現場播放創辦人孫理蓮女士推動技職教育的歷史影像,並由學員親自導覽,記錄從學習到創作的過程。展期至11月30日止,每週二休館,展後將巡迴至芥菜種會北區習藝所。現場販售文創商品,所得作為學員收入,支持其經濟自立。芥菜種會期盼透過展覽,讓社會看見災後家庭努力翻轉的故事,並喚起更多人支持「以工帶振」行動。更多活動資訊可至芥菜種會官網查詢:https://lihi.cc/mhvAC